「曾經南北通行挺順利,現在過個馬路得『繞遠』。」近來,家住濟南歷城區唐冶大街的劉先生反映,唐冶中路以東、騰躍大路馬路南側護欄沒有在斑馬線處留出「缺口」,南北向過街行人不得不斜穿馬路,「得先向西走,從護欄起始處進入非機動車道,再向東折返進入人行道。通行不方便,還存在安全隱患。」終究咋回事?記者進行了調查。
圍欄沒「開口」
過街得繞遠10月24日,記者來到騰躍大路與唐冶中路交叉口一帶。軌道交通4號線施工點之一緊鄰唐冶中路東側、騰躍大路南側路口。以此為起始點,現場自西向東沿騰躍大路設置了護欄,延伸至彭家莊地鐵站公交站,粗略估算,長度約有250米。
從現場看,護欄並沒有在南北向的斑馬線處留「缺口」,導致過街行人只能斜穿馬路。記者跟從行人自北向南通行發現,想要到達南側人行道,需先向西走十米左右,從護欄起始處進入非機動車道,再向東折返約100米。
家住鄰近的劉先生雖然現已對這一套流程習以為常,但還是覺得「有些繞」。
不方便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存在安全隱患。記者註意到,自南向北過街的行人只能在護欄起始處,即唐冶中路與騰躍大路交叉口東南側路口處等候信號燈。由於路南側正在施工,常常有大型車輛沿唐冶中路自南向北行進至該路口右轉。
「有一回我在這等著過馬路,一輛大卡車從南邊過來轉彎。最近的行人離著車就一兩米,看得我惶惶不安。」回想當時的場景,劉先生仍心有余悸。
同時,記者註意到:地鐵2號線彭家莊站緊鄰騰躍大路北側,其D出口與護欄正相對。「遲早頂峰時段,在路口等候的行人比較多,很容易『堆積』。」劉先生說,「這時候假如信號燈改換,自西向東的非機動車行進過來,不但加劇擁堵,也要挾行人安全。」
大街辦:近期將實地檢查調整不合理之處發現問題後,劉先生撥打市民投訴熱線進行反映,得到的答復是「護欄是大街辦事處設置的,首要是為了行人安全」。
「行人過馬路不方便,等紅燈都得站到路口,何來『安全』一說?」劉先生追問道,「但此前聯系我的人說需要具體問問,之後沒有得到任何回復。」至今已曩昔一周左右。
「護欄的確是我們設置的。」唐冶大街辦事處工作人員透露,此前,唐冶中路以東、騰躍大路南側存在非機動車亂停放現象,為此,唐冶大街辦事處和諧相關部分在騰躍大路路南修建了幾處非機動車停車場,同時安放了該護欄。
該工作人員表明,地鐵彭家莊站每日人流量在2萬人左右,每天平均有幾千輛電瓶車在鄰近停放。由於此前無專人辦理,再加上軌道交通4號線圍擋施工,雙向六車道現在僅有三車道能正常通行,導致該路口經常發生擁堵。在建非機動車停車場時,考慮到該路段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距離較近,所以安放護欄進行「人車分離」,確保通行安全。
對於劉先生說到的出行通行不方便、安全隱患等問題,上述擔任人稱,護欄安放至今僅有十天左右,現在還沒有驗收,「由於安放時刻還比較短,『效果』還在進一步調查中。但的確沒考慮到占斑馬線的問題。」為此,該擔任人表明,近期將安排人員到現場檢查,依據實際情況對不合理之處進行調整。